越南河內輕軌項目的「中國特色」
「我常跟大家說,出來後你就不再是一名普通工程師,而是一名中國工程師,代表的是國家的形象。」中鐵六局海外工程分公司副總經理、越南河內輕軌項目副經理孫德志日前在河內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在越南首都河內,共有500萬輛上路行駛的摩托車。據統計,市內每公里就有2,500輛摩托車在行駛。摩托車數量過多,不僅造成交通擁堵,甚至事故頻發。按照政府規劃,在未來河內市區將全面禁止摩托車行駛。中國承建的河內首條城市輕軌,成為了開啟答案的金鑰匙。
由中鐵六局擔任項目總承包商的越南首都河內市的吉靈-河東線輕軌,一座座高大結實的鋼筋混凝土橋墩托舉著流暢延伸的軌道,在密集的建築群中穿行而過。輕軌下方的馬路上,由摩托車和機動車混合而成的滾滾車流正演繹著獨具河內特色的晚高峰擁堵,催促讓道的喇叭聲此起彼伏。
吉靈-河東線不僅是河內的首條輕軌,也是越南第一條輕軌。 河東線路的最大亮點就是「中國特色」, 使用中國裝備、中國標準、中國貸款,由中國公司承建的大型民生項目,線路總長約13公里,共設12個車站,總投資額為8.68億美元。該項目於2011年動開,目前已建成95%以上,被視為中國「一帶一路」倡議與越南「兩廊一圈」規劃對接的示範工程,還成為中越兩國人民的友誼線。
在越南建輕軌,要克服的不僅僅是高溫潮濕的氣候條件、土地政策造成的拆遷難題,以及建築密集帶來的施工挑戰。更重要的是,輕軌在交通工具主要為摩托車的越南是個新生事物,為了讓很多只乘坐過火車的越南民眾充分了解輕軌特性、信任中國技術,中鐵六局項目組在河內策劃實施了模型車公開展出、首列輕軌列車車廂吊裝,以及樣板站開放展覽等一係列推廣活動,讓眾多越南民眾和媒體得以親身體驗「中國制造」的輕軌技術。如今,愈來愈多的河內市民期待輕軌能有效緩解交通擁堵的現狀。
另一方面,為了讓同樣是首次接觸輕軌建設工程的越方業主和分包商更準確地理解配合中方的施工理念和技術標準,「能幹也能談」成為整個輕軌施工團隊的座右銘。為確保工程質量,中鐵六局從國內調來專業人員,從鋼筋捆扎到混凝土配比,對越方分包商一項項手把手教起;為推進審批流程,中鐵六局安排專人在業主處蹲點加班,一個問題溝通一、二十遍也不厭其煩。
10月8日2017年,河內輕軌項目吉靈至河東線工程位於806號的最後一個架樑成功安裝,這條河內第一條高架城鐵基礎設施部分全部完成。2018年,輕軌項目即將轉入設備聯調聯試和試運行階段,孫德志三年來第一次回家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