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經濟表現強勁
越南在東盟十國中是第六大經濟體,位於菲律賓之後,領先緬甸。越南的服務業、工業及農業分別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44%、39%及17%。該國主要的工業及服務業有製造業、採礦業、建造業、房地產和金融。
2017年首6個月,越南經濟按年增長5.7%,主要受惠於工業增長,當中製造及加工業增長10.2%。同期,服務業錄得6.9%的穩固增長,主要由批發及零售業增長7.1%所帶動。2017年8月,越南的平均消費物價按年上升3.8%,主要原因是醫藥保健價格上漲。
由2010至2015年,越南政府每年都有提高最低工資水平,年均增長率為18%。2016年,全國工資理事會宣布,從2017年1月起把最低工資提高7.3%。這增幅較2016年的12.4%為低。儘管如此,河內及胡志明市的最低工資現為每月166美元。根據越南勞工部公布的《最低工資調整路線圖2020》,到2020年,包括河內及胡志明市在內的一線地區最低工資將增至480萬越南盾(約213美元)。
根據越南《2013至2020年經濟結構調整總體規劃》,政府的優先任務是在公共投資、銀行及國有企業等方面進行結構調整。越南政府期望在2020前把406家國有企業出售,當中135家計劃在2017年售出。當局準備出售的國有企業包括越南引擎及農業機械公司(Vietnam Engine and Agricultural Machinery Corporation)及越南機場公司(Airports Corporation of Vietnam)。
為加快銀行體系重整,越南政府允許外國投資者在當地銀行增持股份。2014年起,策略性外國投資者在當地銀行的持股上限由15%放寬至20%。2015年,該國進一步放寬外國投資者在越南上市公司的股權上限。外國投資者在大部分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可以增加至100%,只有少數敏感行業如銀行及國防除外。
2017年上半年,越南貨物出口按年急增18.9%至978億美元,進口亦按年大升24.1%至1,005億美元,貿易赤字達27億美元。進口大增主要是電子產品、電腦和零部件以及機器及設備的需求上升所致。
2016年,電子產品佔貨物總出口30%。當中,電話及相關部件出口按年增加14%至345億美元,主要由外商投資的製造業所帶動。2016年,美國、中國及日本是越南最大出口市場。
2016年,主要進口產品包括機器、設備和零件,以及電子產品、電腦和配件。越南進口的機械設備中,大部分與裝配出口有關。中國是越南最大的進口來源地,其次是韓國及日本。
越南的出口增長顯著,主要由外商直接投資所推動。越南規劃和投資部表示,2016年,外商直接投資企業佔越南總出口達72%,該國出口的電話、電子產品及電腦和部件幾乎全部來自外資企業。
2017年7月20日,越南招引了共129億美元的外商直接投資。日本是越南最大的外商直接投資來源地(達48億美元),其次是新加坡及韓國。同期,香港是越南第五大外商直接投資來源地,投資額約6億美元。主要投資領域包括製造業、汽車業及房地產。
2017年5月,越南總統陳大光表示,該國非常重視與中國建立更廣泛深入的經貿及投資關係。除了「一帶一路」倡議外,中國亦正與越南推動「兩廊一圈」計劃,以及興建跨境經濟區。
資料來源:香港貿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