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yson電動車大夢
動車的市場越來越熱鬧了,除了有通用、福特、奧迪這些傳統大車廠投入,還有像特斯拉這樣的後起之秀,就連以生產吹風機、吸塵器聞名的英國家電品牌Dyson,也在去年宣布要研發電動車,更喊出要在2020年上市。
過去一年,Dyson似乎又取得了更多進展,目前已經投資2億英鎊(約合新台幣79.12億元),將一處在英國西部的馬姆斯伯里(Hullavington)的機場,改造成一座研發中心,以及一條長度達16公里的測試場地,預計將會有超過2,000名人員進駐,展現積極布局電動車未來的企圖心。
電動車大夢,Dyson從1990年就起心動念
過去幾年,就一直有傳言Dyson要推出自己的電動車,而外界期待以及傳聞,在2015年Dyson以9,000萬美元(約合新台幣27億元),收購美國密西根大學旗下的固態電池(solid-state battery)新創Sakti3後,變得更加明朗。
Dyson要出奇制勝,關鍵的秘密武器就是電池,也是電動車要能夠順利發展極為關鍵的核心,「我們在哪裡生產電池,就在哪裡造車。」Dyson創辦人詹姆士.戴森(James Dyson)曾表示,計畫在未來五年投資14億美元(約合新台幣426億元)打造電池工廠,持續精進自家電池技術水準。
從吸塵器跨界到電動車,乍聽之下有些衝突,然而Dyson電動車大夢,最早可以回推到1988年,創辦人詹姆士.戴森(James Dyson)回憶,當年他無意間從一份論文中,了解到柴油引擎的廢棄會對人體造成極大危害,Dyson在1990年,於公司內部成立一支團隊,研發用旋風分離技術,來過濾汽車廢氣顆粒裝置,1993年團隊順利做出了產品模型,可惜當時的汽車產業並不買單,專案也就因此中止。
斥資20億英鎊,目標2020年推出首款電動車
去年(2017)九月,Dyson宣布要斥資20億英鎊(約合新台幣 791.2 億元),打造一款與市面上截然不同的電動車,表示已經網羅頂尖工程師,以及汽車產業的人才,研發團隊已經有超過400人規模,預計最快在2020年就會問世。
今年初Dyson進一步揭露計畫內容,詹姆士.戴森表示,未來所有的車輛生產都不會外包給專業汽車製造商組裝,通通都會自己打造,2020年的第一款電動車,目標鎖定高端客群,預計只會少量生產一萬輛,主要是想先站穩腳步,熟悉整套造車流程,以及與材料供應商的合作關係,並且會使用最先進的固態電池系統來儲存電力,如果市場反應良好,後續計畫再推出兩款價格較為親民的電動車。
打造測試跑道、2000人研發中心
詹姆士.戴宣布要研發電動車已經一年過去了,目前看來整體計劃似乎獲得不少進展,本周Dyson表示,將投資2億英鎊(約合新台幣 79.12 億元),將一處在英國西部的馬姆斯伯里(Hullavington)的舊機場,開發成研發中心以及測試場地。
資料來源: 新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