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發展商預計物業市場復甦
物業市場於2017年前途將一片光明,房地產發展商都預計市場將會復甦,主要的原因是國家的經濟不斷復甦,政府大力投資基建,各項工程陸續上馬,還有市場上積存了龐大的購買力。
房地產協會(Home Builder Association)主席Pichit Arunepunlop表示:「政府加速各項基建工程的速度,對市場有正面影響,預計於未來將會刺激私人投資。」
「當地的經濟發展及走勢,很大程度會影響樓市的情況。」他續說:「我們期望2017年全國整體的經濟都會不斷地進步,還有不少負面或不明朗的因素都於去年淡化,例如英國公投決定退出歐盟對全球市場的影響,還有美國總統大選,以及國際油價波動的問題。」
大曼谷區內私人發展商興建的房屋,每年的總值約由450億泰銖至500億泰銖。以上的房屋當中,約有20%是由不同的發展商打造,至於80%是由獨立單一的建築商負責興建。
房地產協會預計,房地產建築商的市場總值,於2017年將會增加10%,由2016年錄得的102億泰銖,提升至110億泰銖,其實2016年的數字已有輕微上升,2015年只有100億泰銖。不過,2016年的數字,較早前預計的120億泰銖為低。
而房地產協會主席認為,2016年房地產建築商的市場總值,較早前錄得的數字為低,主要受數個負面的原因所影響,而這些因為都出現於2016年的下半年,當中包括房屋的負債比率高企,當地的經濟仍然疲弱,還有受人尊崇的泰皇普密蓬(King Bhumibol Adulyadej)離世。
「儘管如此,但2017年市場仍然被看好,因為市場的需求仍然十分強勁,因為有部分打算於2016年置業的人士,都將計劃押後了一年,所以2017年的需求將會增加。」他補充說。
Pichit先生補充指,來自其他各國州份的市場佔有份額不斷增加,由2015年的17%,上升至2016年的25%,這個現象出現的原因,是曼谷的土地匱乏,而且地價亦不斷上升。
因為以上的因素,所以令一些向來以曼谷為基地的物業建築商,於2016年都紛紛積極於其他的地區尋找新的目標買家。現時房地產協會的會員當中,他們的項目便有20%是來自曼谷以外的省份。
他補充指,新的土地稅以及建築稅的法例,雖然執行的時期延遲至2018年,但業界人士仍然預計,將會有不少土地持有人將會於2017年將他們的土地出售。
資料來源:Bangkok Post
中銀香港完成收購中銀泰國股權
綜合泰國媒體日前的消息指,中銀香港(控股)有限公司於2017年1月6日發表公告宣布,就集團在東盟地區進行的資產重組,中國銀行(3.510,0.01,0.29%)股份有限公司股權收購協議項下的所有先決條件已獲得滿足,而有關擬議股權收購的交割已於2017年1月9日根據收購協議的條款及條件進行。
中銀香港(控股)副董事長兼總裁岳毅先生表示:「繼收購馬來西亞中國銀行及於文萊開設分行後,中銀香港的東盟發展版圖增添一新成員中銀泰國,貫徹落實中國銀行集團的區域發展戰略。中銀香港將充分發揮在服務,產品,資源等方面的專業優勢,透過一體化區域管理,加強東盟區域各機構的合作,提升中國銀行集團在區內的整體經營實力和市場競爭力,抓住“一帶一路”,人民幣國際化,企業“走出去”等國家重大戰略所帶來的機遇,做大做強香港及東南亞區域業務。」
泰國是東南亞第二大經濟體,發展潛力龐大,是該集團的重要目標市場之一。近年,泰國政府推出了多項措施,促進經濟發展,吸引海外投資。中銀泰國至今已根植植泰國20多年,將繼續利用中國銀行集團龐大的客戶資源及多元化的金融產品服務平台,積極發揮其撮合業務的優勢,協助更多“走出去”的中國企業前往泰國投資,並加強對當地企業的服務,為中泰兩國經貿發展及泰國的經濟發展建設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務與支持。
泰國是中國銀行戰略發展的重要區域之一。作為第一家進入泰國市場的中資銀行,中國銀行最早於1994年2月21日成立中國銀行曼谷分行離岸業務機構。1997年3月10日該離岸機構正式升格為分行,以中國銀行曼谷分行的名義經營全面的商業銀行業務。2014年8月26日,中國銀行曼谷分行轉為中國銀行(泰國)股份有限公司。交割後,中銀泰國成為中銀香港(控股)的間接全資子公司,其所有資產,負債及財務業績將被合併入中銀香港(控股)的財務賬目。
中銀香港(控股)有限公司持有該公司主要營運附屬機構中央銀行(香港)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權。中銀香港在各主要業務市場位居前列,並在香港擁有最龐大的分行網絡及多元化 服務渠道,包括197家分行,以及1,000多部自助設備,網上銀行及手機銀行等高效電子渠道,為個人,各類企業及機構客戶提供多元化的金融及投資理財服務。中銀香港是香港三家發 鈔銀行之一,also as香港人民幣業務的清算行。憑藉在人民幣業務的優勢,該行的人民幣服務成為客戶當然選擇。透過與母行中國銀行的緊密聯動,該行為跨國公司,跨境 客戶,內地“走出去”企業,以及各地央行和超主權機構客戶提供全方位及優質的跨境服務。
資料來源:The Nation
曼谷物業考察團
–請到頁底的表格登記報名 –
帝皇地產誠邀你參加曼谷物業考察之旅,屆時將會參觀多個由泰國頂尖發展商打造,坐落於市中心黃金地段的最新優質住宅項目。歡迎參加我們的睇樓團,以了解更多關於曼谷物業市場的最新趨勢,更可以於這個充滿活力的迷人大都市裏,享受一個愉快輕鬆的週末。
最適合參加人士
- 對曼谷物業有興趣的投資者,但對當地不太熟悉。本團結合投資和旅遊娛樂於一身。
- 計劃在曼谷投資物業的投資者,但難以挑選最佳投資項目- 我們與多間泰國大型發展商合作,為你挑選高質投資物業
- 投資者在泰國面對言語不通問題;我們懂多種語言的導遊會了解你所需 ,為你服務。
睇樓團詳情
日期: 2017年2月17至19 日 (星期五至星期日)
地點: 泰國,曼谷
費用: 套票價錢由港幣3,600元起*(不包括機場稅)
*此價格包括香港來回曼谷機票,2晚4星級酒店住宿連早餐(雙人入住同一房間),以及機場接送。這套票之價格,只適用於指定的航班及酒店,若更改航班及酒店,需支付額外之附加費。基於機票供應問題,本公司保留改變航空公司及航班的權利。以上之價格是基於本公司建議之航班行程及酒店而計算,價格會因機票及酒店的實際價而浮動,考察團套票之內容及其價格均視乎特定等級及類別的供應情況而定。基於運作上的因素,我們只能於閣下付款後,方能預留套票,參加者應注意或未能以單張內價格購得考察團之套票。
參加者於考察團期間成功購入單位,套票之費用可獲全數回贈。
考察團的詳情:
- 曼谷的投資熱點--分析當地市場最新情況,不同區域的投資價值,提供最佳的投資貼士
- 最新曼谷物業市場的情況,以經濟角度及其他宏觀角度分析
- 曼谷的租賃市場概況,尤其是日本人的租賃市場
- 於曼谷投資物業的程序,以及所需的相關費用
- 泰國近年開展的基建項目,對整個物業市場的影響
- 泰國物業市場的趨勢及預測
- 可以容許海外人士申請的按揭,以及其他融資計劃
- 於曼谷購買物業投資的利潤,以及出售獲利的手續及程序
- 未來即將通車的高鐵,對曼谷物業市場的影響
重點推介之物業項目
推介項目 : THE LINE Phahon-Pradipat
THE LINE Phahol-Pradipat是一個由Sansiri及BTS攜手打造之分層單位住宅項目,坐落於曼谷具潛力的黃金地段Phahol-Pradipat,距離BTS的山烹卡威(Saphan Kwai)站只有550米,而且可以快捷方便地到達地鐵翟度翟(Chatuchak)站,可以輕易便捷地到達市中心各地區。這個項目正在興建中,預計會於2020年落成。此分層單位住宅項目,屬單幢式設計,樓高46層,提供981個單位。
推介項目 : THE BASE Garden-Rama 9
BTS及Sansiri聯合發展的住宅項目THE BASE Garden-Rama 9,坐落於曼谷全新核心商業區毗鄰拉瑪-9。曼谷全新的核心商業區(CBD),將會於拉瑪-9(Rama-9) / 阿索克.拉差達地區(Asoke-Ratchada)興建,這個地區面貌勢將煥然一新。這裏將會是頂尖甲級商廈的集中之地,包括:泰國證券交易所;聯合利華寫字樓(Unilever House),這座商廈是聯合利華亞太區的總部;中國領事館;一個面積達3,000平方米的會議展覽場地;以及直接連接至MRT大堂的The Central Plaza綜合項目。在這個CBD的心臟地帶將會興建「Super Tower」,這幢摩天大樓將會是東南亞最高的建築物(樓高125層),並會成為全國引以為傲的矚目地標。
推介項目 : Khun by YOO, Inspired by Starck
泰國頂尖發展商Sansiri及著名鐵路營運商BTS,再度攜手合作向香港的買家呈獻又一個嶄新槪念的矚目住宅項目——Khun by YOO,坐落於通羅區的中段(mid-Thong Lo)—— 即素坤逸55(Sukhumvit 55),通羅12(Thong Lo 12),這個地段的尊貴級數,可媲美香港的跑馬地,附近有不少高級特色商店,如提供不同國家美食佳餚之食肆,還有時尚的酒店等,所以是城中富豪及知名人士娛樂消閒的熱點。
推介項目 : THE LINE Sukhumvit 101
Sansiri and BTS合作發展之分層住宅項目,只需3分鐘步程便可到達Punna Withi BTS站。此外,The Mall Group(Siam Paragon的營運集團)已計劃斥資200億泰銖,打造全新大型商場項目Bangkok Mall,規模比現時的Siam Paragon大3倍!坐落於面積廣達160,000平方米的土地之上,當Bangkok Mall在2021年落成之後,將會成為曼谷,甚至是全泰國最大型的購物商場。Bangkok Mall的設計主題為「城市中之城市」,所以項目將會設有水上樂園、主題公園、大型百貨公司、戲院,以及寫字樓。The LINE Sukhumvit 101距離將來落成的Bangkok Mall只有2個BTS站之隔,所以項目未來有龐大的升值潛力,尤其是在這個大型商場落成後,將倍添優勢。
Sansiri 嘉年華(Sansiri Market Festvial)
這個非常熱鬧的活動有時被稱為曼谷冬季嘉年華,活動於泰國首都城市曼谷的其中一個週末舉行,為當地的居民及遊客,提供一個購物的好機會(售賣物品包括衣服、手工藝品,以及珠寶手飾等),還有不少特色的食肆,提供各式各樣的食品,以及特色飲料。這個嘉年華還有小型的演唱會,由邀請泰國的歌星作表演嘉賓。由此可見,這是一個非常合適的活動,讓一家大小於泰國感受不一樣的異國節日氣氛。
年度全球最多人造訪城市 曼谷獨佔鰲頭
身為全球旅遊業重鎮的泰國,在今年萬事達卡(MasterCard)公司最新的十大旅客造訪城市排名中,曼谷(Bangkok)以2,000多萬人的數量獨占鰲頭。力壓第二名的倫敦、巴黎,更將東京和首爾遠遠拋在後頭。曼谷在政局趨於穩定後,一年(2015-2016)之間到訪旅客暴漲13%,泰國媒體認為此成果得力於國家大力支持旅遊業。
據泰國國家報(The Nations)報導,今年度由知名的萬事達卡做出的最新十大旅客造成城市名單,泰國首都曼谷以2,147萬人力壓群城,成為全球最多人拜訪的都市。其餘9名依序包含倫敦、巴黎、杜拜、紐約、新加坡、吉隆坡、伊斯坦堡(Istanbul)、東京和首爾。其中曼谷今年在國內情勢趨於穩定後,加上政府推出各種像免簽證費等的優惠配套,讓曼谷的旅客上漲13%,但名列第9名的東京更勝一籌,今年度的外籍旅客成長幅度更高達14.7%。
泰國官方對旅遊業的扶持有相當大的助力,除了祭出像限時免簽證費的措施,吸引年底大批放聖誕假期的歐美遊客,更是吸引有過年年假的華人社會。讓泰國今年光靠旅遊就賺進2.4兆泰銖(約2.14兆台幣)的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長5%的幅度。
為了因應不斷成長的旅客數量,泰國政府更決定投入1,940億泰銖(約1,726億台幣)在未來15年內擴建境內6大國際機場,並同時計畫興建連結曼谷市區兩大機場- 蘇萬那普國際機場(Suvarnabhumi Airport)和廊曼機場(Don Mueang International Airport)之間的地鐵,該線完工後,勢必能為泰國其他旅遊地區搶下更多轉機旅客。
萬事達卡連續第六年發佈「萬事達卡全球最佳旅遊城市報告」,主要針對全球132個旅遊城市的國際旅客到訪人數、消費金額,來進行排名。根據萬事達卡「全球最佳旅遊城市報告」,132個城市的總體旅遊人次預估,較去年上升5.2%,其中曼谷以2,147萬旅客人次,為國際旅客最愛去的觀光城市,倫敦(1,988萬人)緊追在後位居第二。
萬事達卡調查,2016年全球前20名最佳旅遊城市,巴黎(1,803萬人)與杜拜(1,527萬人)表現持平分,占第三與第四名,紐約則是以1,275萬人擠進前五名。至於第6至第15名,依序為新加坡、吉隆坡、伊斯坦堡、東京、首爾、香港、巴塞隆納、阿姆斯特丹、米蘭,台北則位居第15名;第16至20名則依序為羅馬、大阪、維也納、上海以及布拉格。
資料來源:中時電子報
為什麽說越南房地產市場與中國相似?(正面的)
越南越來越像“下一個中國”,其人口構成與年齡分布於中國十分相似,大家都有越來越富裕的中產階層,同樣是一個發展中的社會主義國家,其也在慢慢的開放市場讓外資投資。越南非常年輕的人口成為其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最近20年它也正在經歷從農業經濟轉型到後工業及服務型經濟體系的過程。
整個經濟轉型和發展令到城市房屋的需求大增,2016年與2015年相比越南房地產方面的投資上升了12%,市場的透明度也越來越大,估計越南2017年整體GDP增長將達到6%與2016年看齊,整個市場的動力越來越大。住宅市場及酒店的需求尤其大,越南的住宅市場以往並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供應量也很小,所以整個市場經歷了繁榮也經歷了蕭條。現時越南的房地產市場已進入了成熟階段,正在穩步增長,潛力買家爭相進入市場等候購入數個住宅單位。
胡志明市現在成為了亞洲目前第二受投資者歡迎市場,根據城市土地機構的報告“2017年亞洲新興房地產趨勢”中71.4%的機構投資者都對於越南住宅市場很有興趣,僅次於印度班加羅爾,但其供應十分有限。
而越南住宅市場的供應將慢慢穩定增加,以應付其9500萬的人口數量。投資者傾向於面積比較小的單位,因為這種類型的單位更受本地人的青睞。住宅市場在以往的經驗累積了更成熟的發展策略,本地買家對於住宅市場很重要。客服單的住宅公寓是越南人搬到城市最先最迫切的需求。大量工廠從中國搬到越南也使越南的經濟繁榮發展。根據經濟貿易指數,經濟增長率到達6.4%,與中國的6.7%已十分接近。
越南正在收惠於中國本土的高工資及運營成本上升的因素,本來設在寧波的廠申洲國際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已將這個生產基地搬到了越南,完全未來更低的成本。雖然TPP在特普當選美國總統後已接近作廢,但越南整體工業發展勢頭依然十分強勁。服裝及造鞋廠正不斷的進駐越南,這些廠商也服務於全世界最大的成衣品牌,例如優衣庫,Adidas、Mizuno、Nike 及 Puma等,供應了這些品牌差不多15%的貨品,其中Puma更占到 30%.
像申洲這種的工廠帶了更多的人口就勞動力到越南,這些對城市住屋的需求也是很大的需求。農業在越南已經從2000年的25%萎縮到2014年的18%,經濟構成有很大的轉變。工業不斷地占據經濟重要部分,現在占了整體經濟44%輸出量。
高層的住宅公寓在胡志明市西貢河沿岸不斷掘起,越南對比中國,其還有另壹個優勢,就是它的年齡中位數是30,中國的是37.更年輕的人口帶來了最大的生產力,對於發展的熱誠也更高。
Source:Forb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