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銀預期泰國2017年GDP增速3.5%
受環球經濟回暖,加上旱災問題已得到解決,生態環境出現恢復,令泰國經濟持續走向增長趨勢。數據顯示,繼今年首季國內生產總值 (GDP)增長3.3%後,第2季以3.7%增速超出市場預期。世界銀行(WB)報告指,預期泰國2017年GDP將達到3.5%。
世銀8月發佈的泰國經濟觀察(Thailand Economic Monitor)報告指出,次季農業部門增長7.7%,農民收入獲得提升,而持續財政刺激措施及商品出口出現,亦為當季經濟帶來一定的助力,後者就以6.6%增幅創下4年來最高紀錄。
儘管全球經濟存在不確定性,其中如處於增長趨勢的貿易保護主義,為市場構成一定風險,但泰國經濟依然具有一定的增長潛力,預計2018年GDP增長將進一步擴大至3.6%。泰政府只要在教育、服務開放自由化和公共基礎設施管理方面進行改革,並全面實施轉型數碼經濟規劃,長遠來看,將有可能夠更快地實現增長。
「泰政府亦早已意識到數碼經濟的重要性,因此近年積極推動相關項目,包括為所有村莊提供高速互聯網服務,以及建立大數據分析中心。」泰國數碼經濟與社會部部長Pichet Durongkaveroj表示,這些項目旨在增強連接性,為社群創造更多新機會,讓他們可運用數據作出更好的決策。這些舉措將可為安全、基礎設施、政府、人力及議案等走向數碼轉型,為泰國4.0計劃未來定下堅實基礎。
正在崛起的數碼經濟,已為泰國帶來了新氣象。就流動服務來看,基於其消費價格實惠,因此在當地經已被廣泛應用。同時,數碼技術亦隨著監管環境的改善而提高,可見當地亦持續向著數碼化市場進發。 在國際電信聯盟(ITU)發佈的2016年全球ICT發展指數排名上,衡量ICT獲取、採用及技能的方面的表現,泰國在175個國家中名列第82位;另一份由聯合國電子政府調查(United Nations e-Government Survey)報告,評估193個國家在使用電子政務改善公共服務,及在相關方面的進展作出排名,泰國就取得不錯的成績,名列第77位。
「泰國以創造力、革新及提供高質素服務而聞名,這些優勢均有助該國經濟走向數碼化,提升國家經濟發展潛力。」世銀派駐曼谷的東南亞事務主管Ulrich Zachau表示,數碼轉型將會創造更多效益,將可加快及擴大優質教育發展,更可為泰國人創造更多機會,帶來商機及增加家庭收入。
該報告建議,泰國應當考慮制定以數據為中心的數碼策略,將焦點落在日益增長的經濟資產;又建議提高分配頻寬的靈活性及敏捷性,並在區域鏈等方面提供新技術。除此外,泰國還可以考慮如何制定實踐更好的技術變革,應付未來數碼市場所帶來的機會和威脅。
每年發佈兩次的泰國經濟觀察報告,是世銀就該國的經濟現況及前景作出分析。
資料來源:世界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