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央行將2018年GDP增長預期從4.1%上調至4.4%
泰國央行將2018年經濟成長預期上調至4.4%,3月份時預期為增長4.1%,這已是該央行第五次上調今年成長預期。此外央行預計今年出口將增長9.0%;整體通脹率為1.1%。泰國去年經濟增長3.9%,已經屬於五年來最快增速。
泰國央行目前預計今年出口將增長9.0%,三個月前的預期為增長7%。出口是該國經濟成長的主要推動力。該央行還預計今年整體通脹率為1.1%,略高於之前預期的1.0%。目標區間為1至4%。泰國2017年經濟增長3.9%,創下五年最快增速。泰國為東南亞第二大經濟體。
日前,泰國中華總商會聯合朱拉隆功大學經濟學院首次正式發布了「泰國中華總商會經濟指數」調研報告。報告顯示,2018年第一季度泰國國家經濟總體狀況穩定,趨向良好,泰國與中國的經濟聯繫日益密切,貿易往來不斷增加。
泰國各行各業對國家經濟增長保持樂觀。在被調查的所有經濟行業中,包括農業、工業、製造業、建築業、批發和銷售業、住宿和餐飲服務業以及其他服務業,都對泰國經濟在2018年第一季度的表現感到滿意和樂觀,並對第二季度保持繼續增長充滿信心。調查顯示,相比於2017年,泰國經濟在2018年第一季度提高了增速,而主要原因在於國內消費的提升和國際出口的擴大。值得一提的是,有83%的民眾和企業家擔心泰銖兌美元的升值。
中國赴泰遊客的增多,以及中國進口泰國產品數量、種類的擴充,將使泰國經濟從中受益。 2018年第一季度泰國與中國經濟關係的隨機調查結果顯示,從2017年第三季度開始,中泰兩國的貿易額、投資額以及其他經濟合作一直穩中有升,報告認為這受益於中國遊客的增加和泰國國內生產總值的提高,以及泰國產品出口到中國貿易額的增加。調查顯示,受訪企業家對於泰國與中國的經濟關係發展保持樂觀,並預測2018年第二季度兩國經濟領域的合作將進一步擴大。
泰國中華總商會主席、泰國中華總商會經濟指數主席陳振治表示,泰國中華總商會發布該報告,是希望為企業家創造一個新的經濟觀察視角,也向泰國投資者提供泰國最新的經濟信息。朱拉隆功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查優隆˙莎帕喜預測,中國遊客將進一步增加,這對泰國經濟更加利好,泰國國民生產總值將有所提高,同時泰國產品出口到中國的貿易額也在增加,相信中國與泰國的貿易將進一步擴大。
財政經濟辦事處負責人素威表示,美國與中國的貿易戰發展趨勢,可從樂觀的角度去觀察,即可能從上述挑戰中出現機遇,雖然兩個經濟大國都宣布提高進口關稅,但其國內市場對產品仍有需求。因此,當此兩個國家發生問題,應出現對泰國產品需求增加的機會。素威表示,比如鋼鐵和鋁,泰國也是這些產品的出口國家之一。不過,中美貿易戰的前景並不值得擔心,因為泰國並沒有受到直接的衝擊,但要密切關注局勢的變化。
對於泰銖貶值的走勢,認為對泰國出口商有利,因為收到的貨款兌換成泰銖後數量變得更多。與此同時,辦事處預測今年國家出口增長速度可達到預定的目標指標。經濟部統計處公布5月商業統計,受惠進口車大賣、涼夏家電熱銷、母親節檔期珠寶鐘表買氣回籠,加上油價續高等4個因素,5月零售業營業額為台幣3,565億元,年增5.7%,表現優於預期。
經濟部上個月原本預估,5月零售業營業額增速為2.5%。統計處副處長王淑娟表示,事實上,零售業營收今年來表現都不錯,累計今年1到5月的營業額已逾1.7兆元,年增4.7%,增速為過去7年以來最高。經濟部預測6月的零售業營業額仍將維持正成長,增速約為5.5%。但展望下半年,因零售業營業額從去年下半年起增溫,墊高比較基期後,預計下半年的成長動能會減緩。
王淑娟表示,零售業營業額優於預期的重要貢獻第1是進口汽車大賣;按掛牌數統計,今年5月進口車掛牌數年增逾10%,但國產車年減6.1%,但進口車單價通常比較高,因而對汽機車零售營業額的貢獻很大。今年5月,汽機車零售業年增5.5%。
第2、資通及家電設備業營業額表現不俗。王淑娟說,去年上半年受到第1季暖冬效應影響,資通家電設備零售表現平平,但今年以來走勢顛倒,除了冬季電器銷售正常,夏天也提早在5月到來,氣溫飆高,涼夏家電買氣走高,5月資通及家電設備業營業額近300億元,年增率達到「2位數」。
第3、家庭器具及用品業也是2位數成長;王淑娟表示,業者反應,今年母親節檔期的珠寶、鐘表買氣比去年好很多,該項營業額成長也達12%;推判可能與股市萬點的財富效應有關。最後,因國際油價維持在高檔,5月燃料零售營業額也因此走高。
外界關切,7月1日上路的軍公教年金改革,是否削弱製造業買氣。王淑娟表示,今年以來,就業人數增加,今年4月底受雇員工人數統計為762.7萬人,比去年同期增加12萬人。在軍公教加薪帶動民間加薪的趨勢下,今年1到4月平均經常性薪資年增2.6%。
王淑娟表示,若把受雇員工人數與經常性薪資相乘,算出的平均總薪資,相當於每個月增加126億,1年增加1,512億。外界估算,年金改革後國庫每年會省400億元,故薪資增加與年改減少的相互抵減後,對零售業成長動能還是增加效果。
商業部國際貿易廳長阿敦表示,今年首5個月邊貿增長6.40%,達到5,642億9,500萬銖,其中泰馬邊貿高居第一位。相信今年全年泰國邊貿額可以達到1.5兆銖,增長15%。今年1至5月全國邊貿及跨境轉口貿易額達到5,642億9,500萬銖,增長6.4%,其中出口額3,203億9,300萬銖,下降1.53%,進口額2,439億200萬銖,增長18.98%,貿易順差為764億9,100萬銖。其中邊貿額為4,638億6,900萬銖,增加4.18%,出口2,715億9,200萬銖,降低2.62%,進口1,922億7,700萬銖,增長15.59%,貿易順差793億1,500萬銖。
2017年泰國邊貿總額達1.32兆銖,增長率9.84%。邊境跨境轉口貿易方面,首5個月總金額達1,004億2,600萬銖,增長18%,其中出口488億100萬銖,增長5.03%,進口516億2,500萬銖,增長33.59%,貿易逆差28億2,400萬銖。
整個邊貿情況以泰馬邊境交易額最高達到2,334億5,500萬銖,增長0.5%,其中出口1,210億7,800萬銖,較去年同期下降8.98%。泰寮邊貿906億8,500萬銖,增長7.52%,其中出口559億3,900萬銖,增長1.03%,進口374億4,500萬銖,增長19.92%。泰緬邊貿總額810億3,600萬銖,增長9.47%,其中出口473億5,600銖,增長2.96%,進口336億7,900萬銖,增長33.53%。泰柬邊貿總額586億9,300萬銖,增長7.51%,出口472億1,800萬銖,增長13.21%,進口114億7,500萬銖,減少10.96%。
泰緬邊貿增幅高達9.47%主要是受泰國進口增長33.53%影響,主要進口商品為天然氣。泰寮邊貿進口增長19.92%則是大量購買電力,所以進口貿易額增加沒有什麼可擔憂的,因為進口能源主要是為滿足經濟發展所需。但出口量今年剩下的月分將大幅增加,尤其是寮國調漲最低薪水20%政策出台之後,相信寮國民眾的購買力也將大幅提升。此外,開放帕夭府普山口岸也將進一步推動兩國邊貿。泰緬邊境出口量也將增加,因為柬埔寨中收入群體的購買力增加,而且兩國正計畫增開口岸。
他表示,在邊境跨境貿易方面增長形勢喜人,其中輸出到越南的貿易額最高達到342億5,700萬銖,增長17.63%,其中出口234億4,100萬銖,增長1.14%,進口108億1,400萬銖,增長81.92%。其次為邊貿轉口中國市場334億9,400萬銖,增長21.90%,出口額127億2,900萬銖,增長15.71%,進口207億6,400萬銖,增長26.04%。新加坡貿易額326億7,600萬銖,增長14.61%,出口126億2,900萬銖,增長2.81%,進口200億4,500萬銖,增長23.55%。
阿敦表示,泰中邊境轉口貿易方面農產品出口增長速度快,尤其是冷凍水果出口增長達到224%,而中國動植物進出口檢驗檢疫局增加進口種類22類,使得泰國山竹、龍眼乾、榴蓮出口中國市場大幅增長。
資料來源:世界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