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人均GDP將於2022年跑嬴鄰國
近幾年泰國經濟穩步向上,但論增速可能不及鄰國的越南及印尼般強,使到泰國這熱情國度頓時失去了光采。
泰王普密蓬(Bhumibol Adulyadej)於2016年10月駕崩,全國哀掉了12個月,令經濟增速亦變得緩慢。但隨著普密蓬國葬於去年10月完結後,民眾的悲哀情緒亦為之消散。如今,在曼谷的街道重拾光采朝氣,消費力增加下,泰國人亦開始重現歡笑。
然而,樂觀情緒能否呈現在經濟前景上,則又是另一回事。
數據可見,泰國第3季國內生產總值(GDP)以4.3%增速,創下4年來新高。雖然泰國創造了引以自豪的成績,但增速就不及隔離鄰舍的東南亞國家,同期印尼就升5.06%,菲律賓更達到6.9%,而越南就更標青,高達7.5%,這令泰國的4.3%略為失色。
泰國一直是東南亞經濟體中表現最強大的國家,亦因此而財源滾滾,令該國成為外商投資戰略投資核心地。然而,基於鄰國經濟增速後勁凌厲,這減低了泰國的吸引力,外企亦將投資目光轉移到其他市場。
回顧泰國歷來的經濟表現,儘管該國近幾年GDP成績優秀,但與大多數亞洲國家一樣,泰國亦曾在1997年受到金融危機重創。 金融風暴後的10年間,多得時任總理他信(Thaksin)行使政策,成功吸納日本車廠等外國企業進駐市場,令泰國比起其他國家更快速恢復元氣。
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提供的數據顯示,泰國於2003年以高達7.2%的經濟增速,跑贏其他經濟體,同期的印尼增速僅4.8%,菲律賓為5%;當年泰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2,380美元,比起菲律賓及印尼兩國的總和加起來還要多。
但好景不長, 基於他信的支持者與反對派發生衝突導致接連數年間發生社會動亂。直至 2006年,他信遭貪污指控,並在政變中被推翻下台,其後,他的妹妹英祿(Yingluck)亦遭遇同樣的命運,她在2014年遭到憲法法院裁定濫權罪成立而逼使下台。緊隨輪到前年泰王普密蓬逝世,儘管泰國瀰漫著悲哀情緒,但2017年經濟仍穩步向前行。
2013年以來,泰國經濟增速放緩,介乎0至3.2%之間,但其周邊國家穩步前行。不過,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到2022年,泰國將會以7.560美元人均GDP領先其他鄰國國家, 估計印尼將升至5,660美元,菲律賓亦將升至4,630美元,越南則升至3,330美元。
資料來源:Nikkei Asian Review